美國晨星2024專家預期報酬告訴你的事(Morningstar Experts Forecast of Stock and Bond Returns)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不要只靠配息,改用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想深入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可得到多少回報,與自行買進債券必備知識,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美國晨星在每年年初,會整理各大資產管理業者對主要資產類別未來報酬的預期。

像今年2024的報告,就整理了BlackRock, Fidelity, J.P. Morgan, Research Affiliates, 晨星資產管理, Schwab和Vanguard的預期報酬。

這些機構提供的預期報酬數字多是未來七到十年間。有的是使用名目報酬,有的是用實質報酬。

譬如BlackRock的預期報酬就是名目報酬。美國大型股,未來十年,年化報酬5.2%。歐洲股市9.9%。全球新興市場9.1%。美國整體債市5.0%。

美國以外股票市場的預期報酬高過美國。美國債券市場的預期報酬只比美國股市落後一點。這可以說是2024各家業者預測的通則。

這些數字可以讓人重新回想投資的基本原理。

首先,近幾年美國股市表現遠勝過國際股市。所以不少投資人說,”投資美國就好,不必全球分散”。

可是投資原理告訴我們,在短時間內,一個市場的股票變得愈來愈貴,日後的預期報酬是變低,不是變高。這個原則也反應在這些業者計算出來的預期報酬。

落實在實際投資,就是不要只投資美國,仍要全球分散。未來沒有保證美國會持續最好。

但也不是刻意排除美國,只投資美國以外市場。因為預測之所以叫預測,就是不一定會對。幾年前,這些機構就預測非美國市場比美國有更高的預期報酬。結果幾年下來,還是美國持續領先。

不管專案機構如何預期,不管投資人之間普遍看好那一個市場,全球分散投資,不論下一個風潮由那個地區領頭,你都不會錯過。

再者,美國債券預期報酬與股票相差無幾。

這些看似單一數字的預期報酬,都是一個可能範圍的中位。像Vanguard的預期報酬就是直接給範圍。美國股市4.2-6.2%。美國債券市場4.8-5.8%。(名目報酬)

也就是,報酬率是會變異的。從這個範圍可以看到,假如美國股市表現的比預期差一點,債券表現的比預期好一點,就會變成債券報酬贏過股市。

當債券的預期報酬升高,跟股票接近之後,債券勝過股票,成為更可能出現的場景。

落實到投資,就是股債搭配仍是健全做法。高風險資產的意思就是,沒有保證比較好。

另外看一下其它業者的數字,對美國股市的預期報酬嘉信是6.2%。Research Affiliates是4%,晨星是4.6%,J.P. Morgan是7%。還有一開始提到BlackRock的5.2%。(都是年化名目報酬)

沒有人給出年化20%這種美妙的數字。但在近年美國股市與科技類股大漲後,每年賺幾十趴卻是一些投資人心中的期望。

每家業者給出的,都是低於美國股市歷史平均的報酬。因為,真的沒有天天在過年的。

美國股市表現好之後,就期待它持續表現好。科技類股大漲之後,就希望它再繼續漲。不僅要用自有資金投入,還要借錢投入,槓桿倍數。

這是理性的投資行為,還是一窩蜂熱切追求報酬的行為呢?

這些資產管理業者的預期報酬數字,可以幫助我們回歸投資的基本,回想與實踐健全的投資策略。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23各資產類別表現回顧---股市篇

2023各資產類別表現回顧---債市篇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七月20、21日台北班開課公告

由於2024五月台北資產配置已經額滿,而且候補人數超過五十人。

綠角決定在七月20、21日,於台北開立"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3十月台中、十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3八月高雄、十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3七月台中、八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長期執行資產配置的實際成效,可見:

定期投入ETF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實際成果(Asset Allocation with Periodic Investments,2024更新)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個容易執行,低時間與低金錢成本的投資方式。而且可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做出調整。

不需要再一直留意或擔心經濟前景與金融市場的狀態。單純的配置,大多就可勝過專業經理人(或投資人自己)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

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自己多年來的實際經驗。

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還有附帶一個Excel試算表,可順利的完成定期投入與再平衡時,每個標的要買賣幾股的計算。

目標在於讓參加過的朋友,不僅能對資產配置以及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而且也懂得實際執行的方法。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開課日期:

台北:七月20、21號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閱讀全文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讀後感3—注意自己的價值,而非估值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書中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是:

“不必再為了滿足生活所需,出售自己的時間。”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被動收入高於生活開支”更好的定義。三個理由。

傳統定義最明顯的負作用,就是造成很多人刻意去買會配息的資產。以為配息才叫”被動收入”,忽略了投資的另一個重要(在股市是更重要)的獲利來源,”資本利得”

作者提出的這個定義,也將重點從金錢上轉出,變成是時間上的自由。時間是比金錢更寶貴的財富

這個說法也代表,不需為生活所需出售時間,那會不會為了其它事情或目的,”出售”自己的時間?

當然還是有可能,或甚至是必要的。當你不再需要為了基本生活開支花時間去工作,你自然可以將時間用在其它你覺得更重要的目標上。”財富自由”由此來看,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

第三點,假如以“不必再為了滿足生活所需,出售自己的時間”為目標,那代表在工作時,要很有效的出售自己的時間。

一個人在出售時間換取金錢時,有三個”商業模式”。

第一:一份時間賣出一次。
第二:一份時間賣出多次。
第三:購買他人時間,再賣出去。

第一種最常見,就是受僱者。大多工作的人,都屬第一種時間出售模式。

但是一樣是第一種模式,裡面有兩種人類。這裡作者有精闢的解說。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