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業餘總經大師的幻夢


書中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關於金融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論述特別讓人有共鳴。

書中提到,在1970年代,當石油危機發生、油價大漲之際,市場出現許多”石油將會用盡”,”人們不斷消耗原物料將導致資源耗竭”的論述。也有正規研究報告支持這樣的論點。

然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1980年的經濟衰退中,油價下滑了。之前”資源耗盡說”的聲音就小了。

這個故事一再發生。在2007年金融海嘯前,油價節節高升,我們也看到”資源耗盡說”布滿市場。許多基金公司也拿它做為發行新基金的主題。

然後海嘯一沖,原物料的熱度大減,似乎就少有人在提這件事了。過去不斷暢議這些主張的投資大師與基金業者,似乎也不必做出任何解釋,臉不紅氣不喘的,繼續做他的”大師”與”專業”投資機構。

房地產也是。每當房價高漲之際,就會出現土地供應有限,在人口增長的狀況下,房價一定會愈來愈貴的論調。作者舉出實證,在房價幾十年不漲或是下跌的狀況下,就不會有人說這些話了。

這些其實都是投資界促成某些利益團體得益的說詞。房地產業是仲介與炒作者,金融業則是投資機構與炒作者。他們對一般大眾與投資人都是沒有益處的。

但他們這些說詞與宣稱,在某段期間看起來,會是相當正確。因為價格有正向回饋效應。當價格上漲時,投資人對於致富很有興趣。他們看到先前的投入者得到了正向回報,他們也想分一杯羹,所以也開始投入市場。只要有後繼者持續的投入,金融資產與房地產的價格就可以繼續推升。直到大眾發現,高價已經偏離事實太多,或是經濟衰退拿走他們的消費力的時刻。

投資人一定要分清,理由與說詞的不同。有些用來宣揚某些投資的說法,根本是毫無緣由的說詞。時間拉長來看,假如原物料與房地產供給只會愈來愈吃緊的論點正確,為何它們都曾出現過長時間的價格不振或是下跌的情形。

第十一章的開頭,作者提到,現代經濟學家很難為股票市場的波動找到合理緣由。不僅是事前難以預測,而且是連事後要找到理由都很難。

作者提到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每當股市不振、嚴重下挫時,主政者就會出來喊話,最常見的說詞就是”基本面仍然強勁。”也就是說,在基本面良好的狀況下,股市下跌也是可能的事。

可是很有趣的是,投資界有很大一群”業餘”經濟學家,他們認為,自己研究總體經濟變動,就可以在市場衰退前早一步出場,在市場彈升時,早一步進場。

而他們卻不知道,要將經濟狀況與股市表現準確的對合起來,就不是現實世界的狀況。

有句俗諺,股票市場在最近的三次衰退中,預測了十次衰退。(原文:Stock markets have predicted 10 out of the last 3 recessions.)就是貼切的描述。

以為經濟表現會與股市表現吻合,這種大多業餘經濟學家的想法,比正統經濟學家還要更理論、更理想。很有趣的是,大多業餘經濟學家自覺很實際,而認為經濟學家過於理論。

這些業餘經濟學家的研究內容是什麼呢?譬如看貨幣供給、看利率變化、看CPI或是消費者信心指數。他們研究這些經濟指標與股市表現的關係。倘若發現某種關係存在,就沾沾自喜的以為發現了某種進出市場的指標。

這種動作比較像是Data mining或是一種應用在總體經濟的技術分析。不然,你問一下進行這些總體經濟分析的人,什麼叫”自然失業率”?請他們解釋一下這個經濟學基本理論。有什麼證據支持,有什麼證據反對。你會發現,這些業餘總經大師,大多目瞪口呆,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就像在做技術分析的人一樣,這些總經分析師,大多只是要為自己的投資做法,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說詞。他們只是試圖找尋總體經濟表現在外的數據與股市的關聯性。對於經濟運作的奧義,他們其實所知不多。這種行為就像一個只會量體溫和血壓,但對生理學與病理學一無所知的郎中,想要診斷疾病一樣。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你量到發燒,就直接猜感染,有時候,你會對。僅管你不懂為什麼感染會引起發燒。

請小心那些量到發燒就喊感染的總經”分析”言論。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理性動物的非理性面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管控與自由的爭論

看對一次,未必就是大師(Seer or Lucky Pers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讀後感3---知與不知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讀後感1---把握對自己有利的機會

“The White Coat Investor”讀後感1---醫師投資人的特別與平凡之處

Long-Term Perspectives on the Current Boom in Home Prices讀後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