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 Schwab YieldPlus Fund的啟示

這雖然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故事,相同的情形,在世界各地都可看到。

(欲知前情,請看Charles Schwab YieldPlus Fund的故事Charles Schwab YieldPlus Fund的故事-續)

對一個本來只想做定存的人,推銷一個號稱風險沒有比較高或是只有高一點點,但收益率高很多的金融產品,向來是一個很有效的做法。

在金融海嘯之前,台灣當地銀行推銷給存戶的”連動債”就是一個例子。

連動債,不知道是誰命名的,妙就妙在”債”這個字。

債一般會給人穩當的感覺,好像買進的是一個債券產品,心中就可放心許多。

但有幾個投資人會真的想到,這種東西根本不是”債”,它是源自複雜衍生金融操作的產品。你對面的理財專員,99%根本無法詳細跟你解釋內容,只會跟你說配息有多少。而發行產品的公司,也可能會倒掉。

以”債”命名,對行銷有利,但對投資人不利。很容易誤導投資人。

在連動債的名聲臭掉之後,現在金融界流行的是”高收益債”。

行銷手法,與Charles Schwab YieldPlus Fund如出一轍,”High current income”。

高配息,高收益。

當一切安好時,投資人會覺得,我就拿這些配息,不就好好的,連股票投資都可能被我打敗了嘛。

對啊,就像90年代的美國投資人,認為每年賺20-30%是正常的一樣。

問題是,你怎知道問題會在那天出現?

這些更高的配息全都是用淨值嚴重下跌的可能換來的。

你說,那有啊,這幾年不都好好的嗎?

對啊,就像我在之前文章所講的,所有好厲害、好行的投資策略與基金,在出問題前,都是厲害又漂亮。

你以為自己總是永遠能參加它好的一面,躲過它糟糕的一面嗎?

參考一下高收益債券基金跟ETF在2008的單年跌幅吧。

假如你說,OK,其實我能忍受這種波動。

那很好啊,那你何必買高收益債,直接投資成長性更好的股票不就好了?

很多投資人犯下的嚴重錯誤,就在於,全部的金錢管理,都以更高報酬、更高收益為宗旨。

不對。

金錢管理首重達成目標,不是達成高報酬

假如,你這筆錢就是要用做急用預備金,要用的時候可以馬上拿出來用。那就不必想什麼投資報酬率或更高的配息了。就把它放在銀行的定存或儲蓄帳戶中,確定你要用的時候可以馬上拿出來,不會因為要用錢時剛好遇到市場低點,而不敢動或不夠用。

假如你這筆錢是很久之後,譬如二三十年後才要用的錢,你就可以考慮做比較有成長性的投資。

這就是正確的態度。

想著你的目標,而不是想報酬率。

有時候該考慮報酬率,有時候不該考慮報酬率。知道何時該抓緊,何時該放開的投資人,才是真正高竿。

金融業的推銷人員,最常見的通病就在於他根本沒有在管投資人的整體投資規畫或是目標,一味只會用”高預期報酬”來吸引投資人,對於背後的風險,則輕描淡寫。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的正確稱呼應是推銷員,不是理財規劃人員)

在Charles Schwab YieldPlus Fund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資產管理公司與行銷通路,為了賣、為了自身的利益,把投資人的利益放在後面。

他們說為你服務,其實他們都是在為自己服務,也只想服務自己。

你以為理財專員叫你停利是真希望你保留獲利?

他恐怕是希望你停利後的錢,再拿來買下一支基金,讓他再賺一次手續費。

你以為理財專員推薦你買進的基金是真希望你掌握投資趨勢?

你會發現,投資趨勢剛好都跟通路分潤最豐厚的基金完全一致。

你以為跟你在同一個國家的金融業者,真的跟你是同一國的嗎?

不論在那裡,投資人的預先假設都應是金融業者想從你身上賺錢,而不是幫你賺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橘越淮而為枳---一家基金公司的故事(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f BlackRock)

誠意不夠的基金公司(Two Things We Seldom See)

基金公司是否值得您信賴(Trustworthy or not?)

台灣人超愛境外基金,但基金愛台灣人嗎?

1 comments: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