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誰在用ETF投資

2015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的第三章,專門討論美國ETF業界的發展。

至2014年底,美國當地ETF的總數已達1411支標的,管理資產總值幾近2兆美金。(約當60兆台幣,比台股的總市值的兩倍還要多。)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ETF市場。美國ETF的資產總值,占全球ETF資產總值約四分之三。

對於ETF需求的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法人帶動。在Factbook中有這麼一段話:


“過去十年,當法人逐漸發現ETF是個方便的市場參與工具,對ETF的需求也同步增加。”

美國當地約有4%的家庭有使用ETF投資。對於使用ETF的投資者特性,Factobook也有所描述:


“持有ETF的家庭中很可能有較為富裕,有經驗,並持有多樣股市與債券資產的投資人。”

也就是說,ETF大多是資產較具規模,較有投資經驗的人所使用的投資工具。


上面這表格很有意思。可以看到持有ETF的美國家庭,平均家庭年收入是11萬美金,持有的金融資產總值平均是50萬美金。遠高於持有個別證券家庭的9萬平均收入,與33萬的資產總值。

有些股票投資人,自以為高人一等。以為自己的資產比ETF投資人多,或是以為自己的投資比ETF厲害。在這些數字面前,證明恐怕都只是幻想。

ETF是一種相當進化的投資工具。

我喜歡它帶來的指數化投資可近性與低投資成本,但我不太喜歡它的交易特性與多變性。

ETF的交易特性會讓投資人要使用這種工具,比起基金,多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也會逼迫投資人去接觸市場的波動。

ETF的多變性,會讓一些投資人以為ETF都是單純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實則不然。它也可以是策略型或甚至主動型投資工具。

但這些缺點,在經過深入的瞭解後,都是可以克服的問題。

美國ETF數量雖多,但自2008以來每年也都十支以上的ETF被清算。Factbook中統計,這些被清算的ETF大多可分為三類,那就是追蹤同一指數的ETF,追蹤小範圍指數的ETF,以及採用非市值加權法的ETF。

譬如某家小型資產管理業者,發行一支追蹤標普500的ETF。它恐怕很難跟SPY或ÍVV競爭。吸收不到具有經濟效益的資產,它只好走向清算。這就是追蹤同一指數的ETF常被清算的原因。

投入小範圍特定產業與地理區塊的ETF,往往是追逐當下熱門話題發行的標的。一旦風潮過去,或是表現下滑,投資人出走,這類標的也只好清算。

還有那些採用非市值加權,號稱可以拿到較好表現的ETF。實際狀況是不一定會勝過指數。不如期望的報酬,就跟主動投資工具一樣,會讓失望的投資人離開。它也只好清算。

使用ETF來投資,儘可能使用市值加權、被動選股、追蹤大範圍指數的標的,那就是走在大路正道上,比較不會遇到清算事件。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5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指數化投資的盛行

投資朋友,好東西要自己爭取!(Don’t Deny Yourself Better Investment Options)

美國ETF投資成本分析(Costs of ETF Investing)

綠角不贊同的ETF(Not All ETFs Are Created Equal)

台灣ETF與美國ETF的差異(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Fs in Taiwan and U.S.)

0 comments: